外高桥集团:巧解电商出海的“连环套”

发布日期:2025-03-20 信息来源: 外高桥集团
字号:

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发展有限公司第二党支部(以下简称外综发二支部),以“三步法”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业务项目攻坚,顺利解开上海跨境电商海运出口的“连环套”,助力打通长三角产品全球卖的物流瓶颈。

识别“套中结”,找准党建创新的发力点

外综发二支部通过“党建+”思维的场景化应用,努力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以“读书班”开局。为了尽快找准跨境电商海运出口模式的突破点,外综发二支部将党内“三会一课”模式搬到了业务场景下,通过支部14名党员带动所在部门的34名业务人员一起研读海运出口和跨境电商运作的相关政策和运作模式,在“研读-提问-讨论”的基础上,针对跨境电商业务呈现出“数量少、批次多、品名杂、时效快”的特点,总结出嫁接到海运模式时必须解决的准确性、及时性、灵活性的三个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外综发二支部组成了三个项目小组,由党员带头固化研究成果。

用“沟通会”定调。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业务模式的突破是个庞大的工程,外综发二支部的党员骨干根据“读书班”上取得的成果,将电商企业和物流运作主体关心的堵点问题和改进措施提交专班进行讨论,不断完善方案。20245月,上海市商务委牵头发布了《上海口岸2024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行动措施》),明确提出“探索推进跨境电商海运出口清单模式,充分释放新业态发展动能”。

梳理“套环链”,构建党建联建的新路径

《行动措施》颁布后,外综发二支部以联盟和责任为切入口,要求支部党员将首单试点作为政治任务,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首票业务的试单准备。

以“红丝带”联心。为深化与海关、港口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外综发二支部明确围绕业务推进开展党建联建的工作思路。通过关联支部的共建,先从对党的理论知识进行研读入手寻找“共同点”,再结合业务流程进行实践应用的研讨寻找“认同点”,最后通过调研走访找准“突破点”。在党建联建的大平台下,项目相关方之间的联系更紧密,通过“共产党员”这个共同的身份,将原本各自为战的个体变成在“同一条战壕里”攻坚的战友,实现了“1+1>2”的叠加效应。

用“网格化”定责。为确保按时完成首单试运转的前期准备工作,外综发二支部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的方式,指定6名党员包干对口相关方,帮助电商、物流企业在上海海关和跨境公服的监管平台上完成备案、注册、系统操作等相关工作。同时为畅通业务,党员骨干主动跨前,联系海关、跨境公服的党员骨干为电商、物流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系统的报关申报流程,及时修正数据格式。

巧解“关键环”,构建优质服务的“红细胞”

实操中因为跨境电商货物“数量少、批次多、品名杂、时效快”的特点,无法完全回避差错率引发的“时效性”难点。支部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要抓手,要求党员在试单运作的攻坚时刻勇挑大梁。

以“先手棋”预防。根据海关监管要求,跨境电商货物要先申报才能运抵监管点,再由专车对接运送至码头通关并装船。货物数据往往要在装车后才会产生,对业务员而言,拿到基础数据时,货车已从货源地驶离。环环相扣的物流链条下,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货物无法通关。支部党员们与时间赛跑,梳理出一份精简版的核准标准,尽快掌握易出错的栏目,跨前一步让自己先“熟”起来。同时通过关务提前介入的方式,确保在货物抵达综保区前数据已完成两轮核对,最大限度保证了客户的权益和口岸的效率。

用“后援团”支撑。物流运输是不分昼夜的,为保证货单都能及时得到处理,支部党员在“八小时之外”自告奋勇组成了排班轮岗的党员志愿者团队,应对新增业务和突发问题。无论什么时间点,只要一拿到数据就立刻紧锣密鼓地向海关申报,赶在货物抵达监管点前完成报关。截至20253月,外综发公司“跨境电商海运出口项目”已累计完成29.81万个包裹的跨境出运工作,成为上海口岸跨境电商海空邮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综发二支部通过巧解“连环套”,实现了从“问题倒逼”到“体系重构”的跃升。通过在攻坚项目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攻克改革难关的红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