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庆镇:“三链协同”赋能流动党员管理提质增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逐年攀升,如何有效管理并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合庆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相关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与服务提质增效,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构建“动态联系链”,掌握流动党员实时动向
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强、去向多变,是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通过“双找”行动,即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精准掌握流动党员信息,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属”。
线上线下织密“信息网”。线上,依托“智慧党建”管理系统,及时了解流入党员情况,核实流入党员信息,分类进行纳管,确保流入数据实时清零、党员信息精准匹配。线下,依托各综合网格,常态组织联络员深入社区、街区、园区、商圈进行排摸走访和闭环管理,严格落实“一人一本”“一镇一册”。多措并举畅通“归家路”。依托党群服务阵地设立流动党员报到专区,通过张贴“流动党员报到码”、发放《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举措,为流动党员提供“一站式”报到服务,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找到组织,切实感受到“离家不离党”的组织温暖。
打造“全域协同链”,确保流动党员精细管理
流动党员的管理难落实,主要体现在组织生活参与率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丰富学习模块、加强沟通联系,确保流动党员“属而有管”。
分类纳管丰富学习链。坚持“工作地党组织优先纳管一批、居住地党组织协助纳管一批、新兴领域党组织兜底纳管一批”。根据流动党员“在网上”“在路上”的特点,在制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年度计划时作出针对性部署,增强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提高流动党员的参与率。如庆丰村党总支开设线上“云端党课”,确保党员随时随地参与组织生活和学习交流;大星村党总支结合流动党员闲暇时间,组织观看《初心讲堂》《党课开讲啦》《榜样》等远教课件,分享观后感想。结对联络搭建连心桥。建立“一对一”流动党员联系机制,组织专职联络员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及时解决流动党员诉求。如蔡路居民区党总支在了解到区域内流动党员李某患病卧床后,第一时间上门慰问,送去党组织的温暖;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党支部主动联系流动党员寇某,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入单位党支部。
优化“服务赋能链”,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流动党员是区域发展的“潜在力量”,通过服务赋能,引导流动党员走出“小家”,融入“大家”,以自身优势为基层发展注入“红色动能”,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搭建平台激发原动力。结合流动党员特点和专长,为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等搭建平台,鼓励流动党员在基层一线亮职责、亮承诺,实现从“客人”到“主人”的转变。如庆滨街区党支部引导流动党员在“学雷锋”活动中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免费理发、爱心义卖等服务,践行党员初心;前哨村党总支组织流动党员参与协商议事,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庆丰村党总支推行“服务认领”机制,通过发布志愿岗位,引导流动党员参与文明实践和社区治理等活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选树典型彰显引领力。挖掘流动党员先进典型,激励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强化责任担当、展现先锋作为。如庆滨街区流动党员曾某作为牙科诊所负责人,长期与网格内的庆星村、庆利居民区等结对共建,为居民开展口腔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务。截至目前,他已带领医护团队开展“健康口腔进社区”公益活动36场,服务居民800余人次,用专业所长践行医者仁心和党员初心。东风村流动党员张某充分发挥“新农人”优势,免费为村民提供创业指导和电商直播培训,并开展助农直播,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户增收,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诠释了新时代流动党员的使命担当。
通过“三链协同”,合庆镇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等问题,确保了流动党员“流动有归属、离乡有依靠”。接下来,合庆镇将继续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的管理水平,为基层治理凝聚更多“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