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新村街道:探索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浦东聚集了众多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等灵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新就业群体,这类人群也是服务城市发展、服务人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潍坊新村街道现有8家新就业群体的企业和站点,约390余名从业人员,涉及物流、网约车、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快递外卖企业覆盖了顺丰、饿了么、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极美达等企业。
潍坊新村街道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扎实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进一步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落实落细。
潍坊新村街道从四个方面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服务优势和企业发展优势,把党建“软实力”做成了促进发展的“硬支撑”,更好实现对新就业群体的引领, 把治理的“最大变量”变为 “最美增量”。
谋点布局 三级阵地实现服务覆盖
构建三级“红色加油站”阵地网络: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融合打造集学习、活动、服务为一体的主阵地;在楼宇、街区、居民区党群服务阵地打造一批直营店,实现“有空间、有标识、有功能、有服务、有管理”的“五有”服务标准;在快递外卖配送网点、相关商圈服务点打造一批加盟点,配置“学习、休憩、应急”服务“三件套”。
通过三级阵地建设,让新就业群体就近享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并能及时反馈诉求,让其感受到组织的关爱,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健全机制 多方联动压实工作责任
建立线上线下排摸机制,定期走访各网点,建立底数动态排查机制。发挥兼职组织员作用,掌握各站点新增、搬离等第一手信息。发挥党建指导员职能,排摸新就业群体中党组织情况,加强党组织建设指导力度。
通过联动多职能部门、发动多方面力量,开展党建联建签约等模式,坚定新就业群体党员成为党建引领下社会治理“生力军”的信念,把“最活跃群体”打造为“最坚强阵地”。
定制菜单 暖心服务凝聚“新兴”力量
绘制暖“新”地图:将身边的站点信息、活动项目和服务清单集成发布。
推出暖“新”服务:提供思想文化、身心健康、平安保障、温暖关爱、技能提升、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活动。
举办暖“新”活动:结合节庆,量身定制邀您回“家”系列行动,进一步提升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用心用情解决新就业群体实际困难,增进这一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城市融入感。如顺丰潍坊站“聚蜂驿”红色加油站升级改造后,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的环境,让在异乡奔波的青年也能感受到温暖,也充分体现党建引领对于业态发展的价值。
引领治理 变“服务”为“反哺”
探索适宜新就业群体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依托家门口党群服务站,开展协商议事、便民服务、帮扶互助等活动,吸引新就业群体投身社区,参与建设,献计献策。围绕城市精细化治理,招募一批新就业群体流动网格员担任“监督员”“巡查员”“宣传员”,邀请党员快递、外卖“小哥”参加街道党代会,将新就业群体培育成社区治理合伙人。
在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的带动下,新就业群体实现了“扎根社区”到“服务社区”的过程,成为流动网格员,主动参与到公益服务、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工作中。同时,通过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专属“培训课程”,让其可以学习到应急消防、交通法规、权益保障等多方面知识,也更愿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下阶段,潍坊新村街道将坚定新就业群体党员成为党建引领下社会治理“生力军”的信念,做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通过“线上+线下”“日常+经常”“灵活+多样”等方式加强新就业群体的理论学习。
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和优势资源,对新就业群体服务进行精细化梳理和精准化对接,全力打造更有项目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暖“新”党建,让新就业群体党员在新兴领域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成为美好社区建设的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