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路镇:探索农村“红色物业” 激活农村治理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3-11-21 信息来源: 曹路镇党委
字号:

为进一步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近年来,曹路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农村物业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模式,将生态环境整治作为出发点,试点引入农村物业公司,为村民打造更宜居的家园。

群乐“四步工作法” 开拓高效治理新模式

良好的农村环境、便捷的物业服务,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村民的生活质量。然而,相较于居民区小区物业管理,农村的物业管理和服务往往有所欠缺。比如,农村阡陌纵横、小路小道多,以及农业种植容易产生更多农污垃圾等。

为此,群乐村率先引入专业的农村物业公司,并首创了农村物业一体化管理“四步工作法”,即建体系,村党组织和农村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农村物业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高效联系机制;明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开展党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制定农村物业管理的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包括每日至少两次的村域巡查制度、月度综合考评制度、过程考核、问题处置整改机制等;强堡垒,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两委班子成员、物业公司党员职工、村内党员志愿者走村入户,加强村域宣传,强化村民保护家园环境的意识;提效能,持续推进村域综合环境长效管理。群乐“四步工作法”,坚持以党建凝聚各方力量,织密管理网格,积极打造现代化农村基层管理模式,着力建设环境更加优美、治理更加有效的新农村。

群乐村门头.JPG

镇企协同共发力 数字赋能解“急难愁”

“智慧停车系统”项目的建设实施是曹路镇农村物业化管理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旨在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和村容村貌。

群乐村、迅建村、启明村和曙光村位于曹路镇东部,四村首尾相连、互通互融。村域内有21个村民小组,实有人口9874人。由于村域所有主干道都是“敞开式”,因此来往四村的车辆众多,人车聚集。据统计,平时村内过夜车辆约2600辆,每天车流量更是达到了3100辆次。一些大型货运车辆及“僵尸车”在乡村道路上随意停放,严重影响农村整体环境面貌和村民的日常生活。

经过多轮实地调研和专题研讨,东岸集团、浦商集团与曹路镇一起组建成立项目合资公司,共同建设、运营四村联动智慧停车系统,计划将在村域16个出入口安装无人值守车行道闸,每个出入口均设有4个摄像头、收费二维码、电子显示屏、紧急处置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此外,还将开发智能化平台,提供全天候管理服务,如遇设备或系统故障,第三方驻村工作人员会在10分钟内到场处置。

根据三方约定,停车收费若有盈余,将反哺曹路镇其他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拓宽镇企协同探索农村物业化管理新路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停车系统规划图.JPG

真情服务践于行 提升为民服务温度

农村保洁工作对保洁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实现“庭院清、宅前屋后清、马路清、农田清、河道清”的目标,而且保洁人员平时一早就上岗工作,完成各项任务后还要定期巡视。

同时,为更好地提供物业服务,群乐村特意打造物业服务中心,即为物业公司接待、服务村民的窗口。这样一个开放式的接待窗口内,不仅张贴了物业公司的各类信息和服务职责,还专门印制了为民服务联系卡,写明了便民修车、代办家政服务、义务更换灯泡水管、下水道维护修缮等10余项服务内容,以及物业公司管理人员的联系电话。物业工作人员驻守在村内,能做到5分钟内赶到有需求的村民家中。

目前,农村物业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运作效果良好,得到了不少村民的称赞。提及物业中心,独居老人张老先生连连竖大拇指,“我每个月都需要配药,物业公司得知我的困难后主动帮我配药,这让我很舒心啊。”

物业服务中心.JPG

去年,群乐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物业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老娘舅”的角色,物业工作人员作为主力军,全力配合推进“美丽庭院”建设。

目前,群乐村村域内已经形成路网通达、田林开阔、水渠通畅的生态环境,呈现“路、水、田、林、宅”和谐交融的美丽乡村新风貌。

接下来,曹路镇党委将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根据不同村庄形态与村域特点,结合“四百”大走访,推动物业服务水平和乡村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形成“党建引领、多方联动、资源整合”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