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头镇:紧扣“点线面”,打造和美治理立方体
航头镇和美苑居民区由和美苑、顺和苑、庭祥苑三个小区组成,是航头本地居民的动迁回搬基地,辖区占地面积11.15万平方米,共有居民2171户,常住人口约4500人。近年来,居民区党支部结合航头镇“和美社区建设提升计划”整体部署,紧扣社区治理“点—线—面”,突破社区治理围墙,探索“社区—街区”共生发展的和美立方体治理路径。
逐“点”突破 做实居民服务圈
“三色”管理,化解停车难题。居民区辖区内三个小区都是动迁小区,车位配比严重不足,机动车乱停放、占用绿化带、非机动车位等情况每天都会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小区环境,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不利于居民出行。针对这一难题,居民区党支部疏堵结合,创新停车位“三色”举措,开展车辆停放专项管理行动,对于业主车辆,给予黄色固定车位,保障业主基本权益;对于租客和访客,给予蓝色临时车位;对于临时停放在楼道下的非机动车,给予白色非机动车位。通过地面“三色”车位划分,有效化解社区停车难题。
积分治理,高效赋能社区。以居民区积分制试点单位为契机,依托微网格队伍,通过入户发放倡议书、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加强积分制宣传和动员。成立网格议事会,对社区治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集思广益,确保每个网格年度1000分应得尽得,实现一人带动一家、一家带动一楼、一楼带动一社区的治理目标。
连“线”改造 美化社区生态圈
“和美同行”,壮大自治力量。居民区党支部时刻以“服务优先 效率至上”为原则,将辖区3个小区划分为5个微网格,由小区党员骨干志愿者为网格长,挑选出小区的“当家人”,同时挖掘志愿者骨干担任兼职网格员配合网格长工作。以开展自治金项目为契机,招募志愿者80人成立“和美同行社”,围绕“楼道自治”“环境美化”“爱心行动”“和美文艺”“平安建设”等社区治理议题,为社区建设贡献自治力量。召集52名退役军人扩充社区“能人库”,组建双拥邻里“能人帮”,积极在小区里打造双拥长廊、双拥楼道和双拥凉亭,并定期开展老兵调解、红色课堂、红色展览等活动。比如,积极邀请退役军人、农民画家进社区开展版画展,为双拥友好社区建设添彩。
关爱服务,传递和美温度。和美苑毗邻鹤洁路商业街,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也为社区服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居民区党支部联合相关单位提供就业服务指导,定期在社区内开展就业需求排摸,对重点人群实行“一对一”帮办。同时整合社区周边商业资源进行就业岗位开发,面向有需求的居民进行就业供需匹配、就业创业指导。提供养老服务,为社区老人提供微日托、微助餐等家门口服务,并联动党员志愿者、商圈资源通过募捐、结对等形式强化对社区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比如,联合发型工作室每月定期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理发,相关商户店长主动结对小区11号楼的百岁老人,还有商户每年中秋、重阳为小区老人送上糕点。
多“面”联动 延伸街区治理圈
校社联动助力社区治理。居民区党支部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和鹤沙之星幼儿园、周浦三小和进才南校等学校建立开放式的互动互助党建联盟,参与社区治理。比如,联合进才南校,利用植树节、重阳节、科技日等契机,邀请学生到社区参与节日联欢会、困难党员慰问、“小手牵大手”等公益活动,开展楼道垃圾分类宣传等社会实践。对楼道内乱停车乱堆物的现象进行疏导和劝阻,营造“我的楼道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小管家”撬动社区“大治理”。
“益动鹤洁”助力街区治理。结合鹤洁路商业街打造街事会,进一步探索街区治理模式,整合商户、学校、卫生站等资源开展“益动鹤洁”系列项目活动。组织开展“转角遇见‘和美’街画”活动,在航绣路两边围墙,以“鹤文化、盐文化、家文化”为主题,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绘制完成倡导文明、宣传公益的墙景街画。积极开展公益摆摊活动,结合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社区居民、商户们开展缝纫、理发、家庭医生、招生政策宣传等公益摆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