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杨新村街道:着力解决居民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探索推进“四个强化”工作法
为积极回应居民新期盼、新要求,金杨新村街道名人花园居民区党总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探索推进“四个强化”工作法,通过总结工作经验、锤炼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着力解决居民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
强化“决策能力”,锤炼成长
名人花园居民区坚持以党总支为总牵头,社工为推进者的工作组模式,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楼组长带头作用,了解居民需求,组织居民群众通过协商的方式形成决策。
在解决居民区高层电梯超龄使用的问题中,微网格“一长二员”(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积极收集、整理居民对电梯维修和更换的不同意见,把疑难问题拆分化解、逐项讨论,逐栋依次召开现场答疑会,形成初步解决方案,并在方案征询完成后推进实施。在解决困扰高层居民的消防泵问题和地下车库喷淋泵年久失修等安全问题中,党总支结合业委会换届征询工作,集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逐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不仅破解了困扰居民区多年的重大消防隐患问题,也为引导居民增强协商意识,形成了更多可供参考的经验。
强化“协调能力”,补齐短板
名人花园居民区在骨干社工培养方面,注重“两个积极协调”。一方面,社区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居民群体,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在居民群众利益诉求更多元化的当下,居民区党总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社工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的沟通能力,多用居民听得懂的语言和居民沟通交流,始终保持耐心、热心、细心的服务意识,积极协调群众关系,让居民得到尊重、诉求更易表达、心意愿望得到实现。
另一方面,积极提升社工的政策理论学习和综合能力。社区工作绝对不能靠“单打独斗”,而是要“协同作战”,全体社工必须打破工作边界和条线壁垒,成为综合性人才,真正落实“全岗通”。
强化“发掘能力”,健全体系
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
名人花园居民区的社工通过入户走访、话家常等方式,挖掘了一批居民“老法师”,调动“熟人社区”情感纽带,促进了居民区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机融合。
近年来,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名人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也逐渐总结并形成了服务居民群众的“十点工作法”,即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人头熟一点、胸襟宽一点、走访勤一点、告知明一点、关爱细一点、问题处置快一点、底数清一点、学习能力强一点。
强化“服务能力”,融合共治
身处面对居民群众、化解基层矛盾的第一线,多年来,社工们认真落实“四百”大走访工作要求,广泛了解居民需求,常态化关爱重点关注人群,以居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其中,针对老年人出行困难等问题,积极对接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机构,推进中医养生、健康咨询、结对关爱等服务走到居民身边,持续优化“15分钟社区生活圈”,做好“关键小事”,做实“民生大事”。
接下来,名人花园居民区党总支将继续引导社工在岗位上加强自身学习,逐步历练成为社区治理的“多面手”,为社区治理和居民服务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浦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