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设年|沪东新村街道: 给基层党组织装上“指南针”,多措并举持续规范基层党建工作
为纪念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区委“支部建设年”要求,沪东新村街道以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问题整改为抓手、以载体创新为突破,通过自查整改、书记沙龙、制度优化等举措,持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共学共议、共建共享
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沙龙,激活“头雁效应”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为破解基层党组织“本领恐慌”难题,沪东新村街道以党建联建为动力,全力搭建“书记沙龙”平台。以“理论+实践”“研讨+实训”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实际能力,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从“单兵作战”向“群策群力”转变,形成“问题同研、经验共享、整改共推”的局面。
“书记沙龙”围绕基层党务的高频问题,开设实操性课程,聚焦基层党务“不会干、干不优”的共性难题,由党群服务中心牵头成立了“讲师团”,量身定制“小而精、专而实”的课程体系。其中《书记党课怎么上》打破了“台上念稿、台下抄记”的传统模式,结合生动案例,讲授如何让党课既有“党味”又有“鲜味”;《支部活动记录本怎么记》针对前期检查反馈的“记录不规范”“流于形式”等问题,规范“三会一课”记录模板,尤其是“第一议题”制度相关问题,明确“记什么、怎么记、为何记”;《组织生活怎么过》分享了“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政治生日+红色研学”等创新形式,激发组织生活活力。
以查促改、以改促建
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自查工作
沪东新村街道严格对标《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及市委、区委相关要求,围绕组织设置、换届选举、支部工作等八个方面,组织辖区内基层党组织开展全覆盖自查自纠,并重点对机关事业、居民区、“两新”党组织等16家单位进行抽查,推动问题清仓见底、整改落地生根。
基层党组织自查工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街道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方式,发现个别支部存在组织生活记录不规范、党员教育形式单一、阵地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自查工作开展后,街道党群办推动共性问题分类汇总、个性问题定向反馈,确保整改有的放矢。
与此同时,针对自查发现的薄弱环节,街道推行“三定”工作法: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时限、定验收标准。例如,对流动党员因工作原因未能及时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安排人员一对一联系,推行“线上+线下”组织生活模式,增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立规明矩、脚踏实地
推进街道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四维发力”
规范化建设非一时之功,需制度保障、长效推进。沪东新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按照新形势下做好党务工作应遵循的六大原则,从党的建设规范化、组织活动规范化、运行机制规范化、巡察整改强化责任落实四个方面规范落实党务工作。
街道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实施分类指导,突出自身特色,将居民区党建工作和小区综合整新等居民“急难愁盼”联系起来。近期,在街道的指导支持下,多个居民区启动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事项目。如居委会开展“美丽楼道”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党员带头、志愿者参与、居民共建的方式,对楼道外观进行美化修饰,对楼道堆物进行集中清理;沪新、朱家门居民区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举行“老年人饮食护理与噎食急救讲座”“非遗烧蓝针”等活动;柳博、博三居民区注重社区文化提升,举办“牡丹节”“樱花节”活动,增进邻里情谊,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同时,街道结合新兴领域具体业务,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活动。如中片街区联合街道多部门组成“安全宣传轻骑兵”,深入商圈及沿街门店,开展“街区安全‘知’在必行”主题活动;新兴领域党组织文峰广场以“共筑满意消费·乐享美好浦东”为主题,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活动。
百年支部建设史,是一部规范与创新并重、传承与发展交融的奋斗史诗。沪东新村街道将以纪念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为契机,持续在标准化上用力、在规范化上用功、在实效化上用情,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让百年支部建设的薪火在基层一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