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杨新村街道:“灵聚力”工作法,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

发布日期:2025-05-21 信息来源: 金杨新村街道党工委
字号:

金杨新村街道灵山一居所辖的金杨四街坊小区有77幢居民楼,总户数1586户,是一个有近30年房龄的老旧小区。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近年来,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梳理“灵聚力”工作法,努力实现组织建设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群众满意在网格。

“灵活”小网格,治理大融合

金杨四街坊始建于199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面临绿化带杂乱、路面坑洼、停车难、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党总支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划分四个“微网格”,分别由1名网格长和2名专职网格员组建网格工作队伍,借助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大调研,走访排查,敲门问需。开展在职党员“围炉夜话”议事活动,充分收集问题诉求。第一微网格平安巡防员在巡逻中发现4号楼前的路肩被压坏,常发生车辆碰擦。巡防员随即填报问题表单,由党总支牵头,开展现场勘查、入户征求居民意见。经过多次讨论,最终达成对4号楼前路段进行扩宽并优化绿化的方案。施工过程中,“一长二员”化身为居民和施工单位的桥梁,同时,积极组织居民志愿者共同组建工程监督小组,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居民出行安全。

资源得共享,优势能互补

面对宣传版面陈旧破损、弱电线路杂乱不堪、道路架空线凌乱、南门主出入口人机混行等问题,灵山一居党总支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原则,加强与陆悦坊、金杨电信支局等多家共建单位的沟通对接,梳理汇总社区范围内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清单”。同时,充分利用小网格汇成民情“掌中宝”,梳理“需求清单”,真正实现让“单位所长”“党员所能”精准对接“社区所缺”“居民所需”。小区以超市改造为契机,居民区党总支与陆悦坊开展党建联建,邀请建设单位对小区77个楼道宣传版面进行了设计与更换。2023年,居民区党总支再次与金杨电信支局开展党建联建,对二楼破损的弱电线、弱电箱进行更换,并在后续社区综合整新过程中,将楼道弱电线与小区主干道架空线也纳入了综合整新工程。

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纷纷鼓励企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基层治理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多元协同”的转变。

软法“约束力”,治理添活力

金杨四街坊居民结构多元化、诉求多样化,居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很强烈。对此,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探寻社区“软法之治”,推动制定自治章程,约束居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居民自我管理、培育居民“契约精神”。小区以业委会换届为契机,新修订《金杨四街坊小区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规范小区车辆停放秩序,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小区停车矛盾。

与此同时,居民区党总支从改善小区配套设施角度出发,重构协商议事体系,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依托在职党员“围炉夜话”议事平台,整合小区物业、业委会、城管执法单位、街道管理办等力量,真正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

围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落地”相关问题,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召开“围炉夜话”议事会议,网格员详细排摸新能源汽车存量,并以网格为单位协商安装方案,第一批投放安装公用机动车充电桩36个。此外,针对非机动车停放安全问题,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与建议后,居民区党总支以911弄非机动车棚为试点,采取免费停放和安装充电桩的模式,并在小区条件允许的围墙边,合理布局非机动车停车棚并加装充电桩。

以凝聚人心为根本,立足群众关切,灵山一居党总支通过做实微网格,在网格内“聚人”“聚力”“聚心”,汇集小区的每一份热情、发挥社会每一份力量,形成“小网格、大治理”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