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桥镇:多元共治,实现环境治理与民生服务同频共振
祝桥镇祝桥社区祝康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幸福邻管家”党建品牌,以“绿色共享”破题、以“多元共治”解题,探索形成“组织引领、机制创新、群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实现环境治理与民生服务同频共振。
筑牢红色堡垒,凝聚治理“向心力”
祝康苑党支部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统筹搭建“1+1+N”治理架构(即1个党支部引领、1个联席会协调、N支队伍协同)。在“阳光菜园”建设中,由党支部牵头,20余名党员骨干和17名楼组长共同组建了“绿意同心”志愿队,通过“党员带群众、楼组带片区”,实现60个标准化种植箱精准覆盖。同时,构建“需求响应-协同治理-长效管护”闭环机制,制定《阳光菜园管理公约》,创新“菜园管家”责任制,让党员先锋岗成为环境治理的“红色坐标”。
创新治理机制,激活自治“新动能”
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打造“双闭环”治理体系。针对公共绿地乱种植顽疾,建立“三阶递进”治理方案:前端以“置换认领”柔性引导,通过废旧自行车换绿植、花箱认领等活动引导居民改变乱种植习惯;中端推行“1+1+2”攻坚模式(1名居委干部+1名物业人员+1名楼组长和1名志愿者),累计清理私垦绿地10余处、楼道堆物60余处;后端构建“三员三查”机制(巡查员周巡查、劝阻员即处置、监督员月反馈),形成“发现-处置-巩固”全周期管理。在“绿色行动·美丽家园”行动中,5支网格小队运用“清、疏、改、建”四步工作法,清零僵尸车,实现消防通道畅通。
厚植绿色底蕴,绘就民生“幸福色”
聚焦“生态惠民”目标,对小区进行硬件改造,科学规划60个木质种植箱,规范化种植葱、蒜,打造“共享菜园圈”,既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又美化社区环境。软件提升方面,构建“线上+线下”宣教矩阵,通过社区云平台推送低碳生活指引等内容,开展“废旧自行车置换”“植绿护绿行动月”等实践活动,对小区居民开展文明劝导。居民王阿姨感慨道:“现在楼道清爽了、空气清新了,家门口就能摘葱,党总支真是办了件大实事!”
深化长效机制,构建共治“新格局”
制定《阳光菜园星级评定办法》,将养护成效与文明楼组评选挂钩;培育“绿管家”“花匠社”等自治团队,吸纳社区能人达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运用居民议事微信群,广泛收集解决居民诉求。通过“周巡查、月考评、季展示”推动治理效能提升,形成“党支部抓总、物业管面、楼组管线、志愿者管点”的四维治理网络。
祝康苑党支部通过构建多元参与机制,通过柔性治理手段,做实长效管理闭环,不仅有效破解了环境治理难题,更在服务群众中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共建共享中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温度与质感。